在诉讼过程中,很多当事人由于缺乏法律知识,往往会在开庭时才发现准备不足,甚至对法官的指令感到迷茫,从而导致时间被无谓地消耗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我们需要对法院的诉讼流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。
民事诉讼的第一审程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:
一、当事人起诉
1. 起诉需准备的材料包括:原被告的主体资料,如身份证复印件(自然人)、营业执照(法人);起诉状,其份数根据起诉人数确定;证据材料,包括原件和复印件,份数与诉状一致。
2. 提交的法院必须是有管辖权的,否则法院将不予受理。
3. 提交方式可以选择亲自到法院提交材料,也可选择网上立案。网上立案可以节省时间,提高效率。
二、法院进行审查
法院收到材料后,通常在7日内进行审查。若符合立案条件,会通知当事人在7日内交纳诉讼费,交费后予以立案;不符合立案条件的,若因材料不足,法院会通知当事人进行补充材料,再审查决定是否受理;否则将裁定不予受理。
注意:这里的7日是指自收到受理通知时次日起算,若最后一日为法定节假日的,则可相应顺延至节假日结束后第一天。若因逾期不缴纳诉讼费的,是没有可以补交一说的,只能按撤诉处理。
法院审查后同意立案的,通常会将立案材料寄送给对方当事人,由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供答辩状,但不管被告是否提供答辩状,都不影响案件的审理。
三、安排日期开庭
同意立案后,法院会告知开庭时间、地点以及相关负责人。若是公开审理的案件,法院还会进行公告,让其他想要了解案情的人可以到庭参见庭审。
对确定好开庭时间的,一定要谨记,记得到庭参加或者委托代理人或律师进行诉讼,否则无理由不到庭的,将按撤诉处理。
四、开庭
开庭时,在庭上的一切表现都是判断案子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。诉讼流程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:
(1)庭前准备:法官会核对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,宣布庭审纪律,询问当事人是否需要回避。
(2)法庭调查:原告对起诉状进行陈述,被告答辩,法官总结争议焦点;对双方持有的证据进行质证,并可能进行证人作证。
(3)法庭辩论:围绕争议焦点原被告相互展开辩论,对一方的问题需由另一方做出解答。
(4)法庭调解:若双方同意,法官会询问是否进行调解,达成调解协议的,法院制作调解书,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。
(5)休庭评议:调解不成的,法官与合议庭其他成员进行讨论,这时一般会休庭10分钟左右。
(6)宣判:休庭结束后,若审判人员可以形成一致意见的,可以当庭宣判,否则会定期宣判。但是,最终结果需以收到裁定书或判决书后才生效。
五、核对笔录、签名
庭审结束后,当事人需要核对笔录并签名。至此,所有审判流程才算结束。
根据《民事诉讼法》,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,普通程序的审理期限为6个月。在收到判决或裁定书时,若当事人不服,可以选择上诉,但裁定书和判决书的上诉期是不同的:裁定书为送达之日起10日内,判决书为送达之日起15日内。
通过以上流程,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民事诉讼的基本流程和一些重要的时间点,从而避免在诉讼过程中因不了解流程而陷入不利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