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保,这块“烫手山芋”让自由撰稿人小张愁上心头。原本对未来生活满怀信心的小张,在仔细计算后发现,给自己上一份体面的社保,竟然会掏空钱包,这让她的信心如同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,充满了迷茫。
小张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,以下四大扎心理由,让所有灵活就业一族不得不重新思量缴纳社保这档子事。
一、缴费涨声不断,不堪重负 近几年,各地社保缴费标准不断上涨,给灵活就业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。以江苏省为例,最低缴费基数从2020年的3368元飙升至2023年的4494元,短短三年涨幅超过30%!这对于收入并不稳定的灵活就业者而言,无疑是雪上加霜。面对水涨船高的物价,不少人只得缓缴甚至中断缴费,专注于眼前的柴米油盐。
二、性价比问题 与在编人员由单位承担大头不同,灵活就业者只能独立承担社保全额。即便缴费标准逐年攀升,少则数百元,多则上千元,对个人而言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而退休后,每月到手的养老金也不过是区区一两千元,甚至还需要熬到70岁才能勉强回本。相比之下,存款或理财的收益恐怕更加诱人。
三、缴多少,领多少? “多缴多得”虽然是养老金的基本原则之一,但灵活就业者普遍存在缴费年限短、缴费基数低的问题。即便按最低标准缴费,到手的养老金也并不多。而且,大部分人可能只能坚持15年,之后就选择放弃,这导致养老金的数额难以提高。
四、五险全覆盖? 在编人员享受医疗、养老、工伤、失业、生育五大保险,而灵活就业者却只能享受医疗和养老两项保障。尽管他们同样面临失业、工伤风险,却与这些保障无缘。
小张的情况并非个案,目前全国灵活就业人员超过2亿,占了四分之一的就业大军。他们的社保问题早已应该被提上议事日程。例如,可以考虑暂缓上调缴费标准,让灵活就业者能够稍作喘息;建立更灵活的参保机制,如按需选择参保项目、允许间歇性缴费等;将五大保险全面覆盖,做到一视同仁。唯有如此,才能让灵活就业群体真正享受到社保的红利,不再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