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腔的妆容在戏曲中占据重要位置,它不仅是演员亮相时观众对角色身份的初步判断,更是演员塑造角色、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。从简单的“涂灰抹粉”到如今复杂精细的妆容,秦腔妆容的演变经历了几个阶段,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。
唐宋时期,秦腔妆容只是简单地以“涂灰抹粉”和面具并用,到了元明时期,妆容开始分角色行当,净角有了简单脸谱,旦角则通过包头帕来掩饰其男性特点。清乾隆年间,秦腔演员魏长生在旦角化妆上进行了创新,引入了人字形水鬓和发髻,使得旦角的妆容更加华丽。到了20世纪,随着京剧化妆风格和化妆品的引入,秦腔妆容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,出现了更加丰富的色彩和造型。
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,秦腔开始吸收话剧、歌剧的化妆方法,采用油彩化妆,使妆容更加自然和真实。到了80年代,随着舞台灯光技术的提高,原本的强烈对比色的化妆逐渐被柔和的生活淡妆所取代,使得秦腔的妆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。
秦腔演员化妆时,多就地取材,使用红土、草木灰等自然材料。使用油彩后,白、肉色、大红、朱红、黑、黄、绿、蓝等各色油彩与舞台灯光相结合,大大丰富了戏曲舞台的视觉效果。为了防止演员因妆容受到伤害,技术人员研制出了无毒戏剧油彩,并一直沿用至今。
演员的化妆步骤包括打底油、打底彩、画眉眼、上口红等。生角旦角一般是打底油-打底彩-打底红-用干粉定妆-画眉眼、上口红。丑角则根据角色画白瓦块(有脸谱)。净角最为繁复,要剃头,按照不同的脸谱勾画到半个头顶。其他各类人物的面部化妆,着重点在于眉、眼、鼻、口等几个方面。
化妆时也有一定的技巧,要根据对人物的理解和对真实生活观察的提炼,选择符合剧情的色彩和形态。例如,打腮红时要从下眼睑起渐淡,到嘴部周围时,基本就和底彩融合,不能出现白嘴圈。画唇时,如无特殊要求,一般用大红油彩画唇,但如果角色从少女到中年病重,唇色就要变化,最后可以是土紫色,象征生命的凋零。
面部化妆只是角色造型的初步,对头部的装饰还要进行勒头、戴头面等。除丑角外,为了固定头上戴的东西,所有角色都要勒头。勒头时必须使用纯棉黑布或棉线织的提眉带,现在也可以用化妆胶带。生角提眉后,再戴一种用马鬃编织的像瓜皮帽一样的网子,之后上水纱。水纱是一种戏曲特用的、用纯蚕丝织的纱,轻柔,薄如蝉翼,因用前需用水泡过而得名。
旦角在勒头后还要包头、戴头面。头面的戴法是根据人物和剧情而灵活配搭的。常用的头面有红钻、白钻、蓝钻、粉钻、点翠、银头面等,不同的头面代表不同的身份和地位。
近些年,随着文化、经济、科技的快速发展,专业化妆师和演员不断创新,面妆的技法越来越多,头面的样式和品类也越来越丰富,秦腔的妆容呈现出以往未有的璀璨绚丽。
□王黎(作者系国家一级导演)